2014淮安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:数万学生受命看广告写读后感(3)
2013-11-18 17:06:47 江苏公务员考试 来源:江苏华图
教育的对象是孩子,孩子是祖国的未来。对于他们教育应该慎之又慎。什么是可为的,什么是不可为的。对于孩子什么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,什么不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。或许不消多说,教育局也应该明白。但是这种将教育当儿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,是值得相关人员深刻反省的。
ü模拟题
一则怪事近日在网络上流传:安徽滁州万名中小学生收到学校传达的滁州市教育局有关通知,观看专题教育片,并撰写观后感,然而该节目却向学生推销价值数百元的学习软件和光盘。目前,滁州市教育局回应此事发生是因为“遭到欺诈”,已向公安机关报案。对此,你怎么看?
ü参考解析
孩子是祖国的花朵,是民族的未来。学生的教育更事关国家的命运,需要学校、政府、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,共同努力。然而,在这一事件中,部分政府官员的不作为,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,要办好中国的教育,依然任重而道远。
反思这些骗局,其实并不高明,当地教育部门只需要和播放节目的电视台核实一下,就可戳穿。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步骤,有些人都“懒”得去做,可想而知其工作态度的怠慢和不负责任。此外,事件背后是否存在权钱交易的问题,也需要注意。我国明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学校宣传推销教辅材料,教育部门应该严把关卡,认真履行监管责任,不能用任何理由作为不法书商的“帮手”。如果未尽职履行,造成严重后果,应受到相应法律法规的惩处。至于“喊冤”的学校,也不能简单地将责任推给他人,而应立好保护学生的屏障,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。
为了让汲取教训,有关机构应该对本地区中小学教辅材料等产品的推荐、购买和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清理,坚决杜绝商家在学校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、服务,斩断任何利益链。教育部门要规范行政行为,尽可能地减少对中小学日常教学和管理的直接干预,决不允许教育行政部门“胡作为、乱作为”,坚决杜绝此类问题的再度发生。
以上即为《2014淮安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:数万学生受命看广告写读后感(3)》全文,[点击查看]更多江苏公务员招考资讯,关注江苏公务员考试。
(编辑:admi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