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淮安公务员考试备考:一种申论材料的逻辑(2)
2013-11-22 10:25:08 江苏公务员考试 来源:江苏华图
在材料七中讲到了粮食加工企业,把工农业进行结合,粮食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材料,也有非常重要的位置,可以说这个材料是一个过渡段,也把第一、二产业的关系交代的很清楚。
在材料八中开始着重讲到了粮食问题的重要性,不管是对国际市场还是人们的生活而言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。材料九主要介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,进一步重申了解决粮食问题的对策是政策和科技。材料十主要介绍了粮食是发达国家的金融工具,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不能高枕无忧。材料十一主要说的是一个网友对粮食问题的看法。而这几个材料的共同点就是都在说粮食问题。
纵观整个材料,会发现整个材料主要介绍了两个板块的内容,一个是产业结构,一个是粮食问题。而这两者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。知道了这些我们再看当年的作文题目:
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、安徽考察,引发我们许多思考。请联系“给定资料”,整理自己的思考,自拟题目,写一篇文章。(40分)
要求:(1)观点明确,内容充实,结构完整,语言生动流畅;
(2)报考省级(含副省级)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,要深入思考,紧密结合“给定资料”所反映的问题,写一篇视野开阔、见解深刻的文章;
(3)报考行政执法类、市(地)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,可结合“给定资料”中所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,写一篇见解比较深刻的文章;
(4)1000~1200字。
在副省级的问题中,是紧密结合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,那么就是全部的问题,通过材料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这些问题是产业结构和粮食生产,其目的都是为了经济发展,改革好这些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可能。所以我们的论点也就已经出现,就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,而分论点也已经有了:一是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;二是要注重解决粮食问题;三是要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。知道了材料的逻辑结构,这些就已经迎刃而解了。
再看地市级的要求是根据给定材料的一个主要问题写一篇文章。那么问题主要是有两个,选任何一个都可以。如果选择了产业结构,那么论点就是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,而分论点可以从日本的做法里提取,如一是要创新;二是政府要支持;三是企业自身的努力等。如果选择了粮食生产,那么论点就是要稳定粮食市场,确保粮食安全。而分论点可以从胡锦涛总书记和Z先生的话里提取,如一是政策支持,提高人们种粮积极性;二是要加大农业科技人才投入;三是要加大农业科技设备投入等。这样整篇文章的框架也就已经出现了。
所以在写作文之前,一定要把握好材料的逻辑,从材料中找到论点,方能更好的去提高作文成绩。
以上即为《2014淮安公务员考试备考:一种申论材料的逻辑(2)》全文,[点击查看]更多江苏公务员招考资讯,关注江苏公务员考试。
(编辑:admin)